是什么掐住了常识的脖子? 世界热点

2023-06-18 18:51:07 来源:互联网

“鼠头鸭脖”事件让很多爱吃鸭脖产的朋友生了不忍直视之心。原本凭借视觉经验就能看出的鼠头,经过调查组的介入后才证实了真实的身份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回归常识的“拨乱反正”成本之高,令人惊叹。不仅荒谬,还很费脑。当事学生最初把视频发在网上的时候,人们一眼就认出,那是老鼠头,而不是鸭脖子。而无论是食堂负责人还是学校官方均进行了否认。直到舆论海啸触达监管层,半个月后,调查组才公布真相。

一个鼠头必须经省级联合调查组来权威认证,它才成为鼠头。现实演绎了,“指鹿为马”在现实世界上演的频率并不低。甚至,可能披着光鲜的外衣。

该事件的可怕影响不止是人们对鸭脖的胃口,而是对整个公权力系统的信任以及维护常识的社会性认知。在“官方盖章确认的常识才是常识”的心理定势下,很多人对常识的拥护和笃信潜移默化中被削弱了。

在整个事态的演变中,我们能看到一个系统性谎言的编织和维护过程。

6月1日,网上爆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吃饭吃出了老鼠头,很快,6月3日晚,在该校的通报中称,学生本人已确认“异物”为鸭脖,并澄清了视频内容。两天的时间,信息源头就通过内部公关堵住了出口。

如果不是学校组织的网络志愿者和水军在网络“引导舆论”时露出马脚,“鼠头鸭脖”的谎言也许还能延续。充分证明了,一个谎言在一个高效系统机制运行下的如鱼得水,左右逢源。

在这个体系下,制造一个谎言秘而不宣,而揭露一个谎言,则需要公权力动员如此多的资源。可见,维护常识和事实的成本之高

这场舆论闹剧,不禁让人生出疑问。肉眼可识别的鼠头,为何不能凭借常识确认它的身份?在调查组介入前,那些各种否认的相关方,为何丢掉了常识,成了“睁眼瞎”。

显然,这场荒谬闹剧中,无形中有只手掐住了“常识的脖子”,让人们放弃了对常识的坚持,选择了某种正确。哪怕这种正确是只恶心的“鼠头”。

推荐阅读:

被污蔑的地铁偷拍事件背后:正在批量生产的“川大女生”

“反腐爱情”现场的董小姐是怎么成为带货主播的?

警惕舆论场上的审判爱好者

很遗憾,“北大女生”误读了“女性主义”

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主旋律电影吗?

《隐入尘烟》不该落入“苦难美学”的审美陷阱

电影《妈妈》的母爱叙事:亲情是双向的救赎

国产剧里为何立不起“大女主”?

苦难里的“金子”是黑色的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社团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