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明王朝,看看你对它了解的有多少 全球快资讯

2023-05-19 14:17:51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明朝(1368年―1644年 )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,初期建都南京,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。传十六帝,共计276年。不和亲,不赔款,不议和,不割地,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


(资料图)

明代疆域囊括汉地 ,东北抵日本海、外兴安岭,后缩至辽河流域;北达阴山,后撤至明长城;西至新疆哈密,后退守嘉峪关;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,后折回约今云南境;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 ,还曾收复安南 。

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,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。明初废丞相、设立厂卫特务机构,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,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。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

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,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,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。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。据《明实录》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 ,也有学者指出逾亿 ,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。

朱元璋初定天下,建国号意在大中, 既而祈天,乃得大明,表示承袭自韩山童、韩林儿父子的"大小明王"之号,又称皇明。

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,用"明"作国号以示正统地位,也同时应和明教中的"明王出世"预言。其次,以明喻火,根据五德终始说,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。

洪武之治:朱元璋在位时期,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,史称洪武之治。同时朱元璋多次派军北伐蒙古,取得多次胜利,最终在捕鱼儿海之役平定北元,消除外患。他通过打击功臣、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强皇权。

永乐时期:武功昌盛,明朝收复安南,设交趾布政司。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打击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。册封瓦剌三王,使与鞑靼对立;见瓦剌中兴之势,又助鞑靼讨伐瓦剌,不使任何一方独大。

朱棣实行积极的外交策略,自1405年开始派郑和下西洋,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,增长财政收入 的同时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。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,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,扩大明朝对南洋、西洋各国的影响力。 《明史》评价明成祖时期的国力"远迈汉唐"。

仁宣之治:明仁宗在位期间为政开明,发展生产,与民休息。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,平反了许多冤狱,废除了许多苛政。在军事上,修整武备,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。仁宗驾崩后,长子朱瞻基即位,是为明宣宗,年号宣德。

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。宣宗实行德政治国,并且先后派遣郑和、王景弘下西洋,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,实行重农政策,赈荒惩贪,继续重用"三杨",息兵养民,赈荒惩贪,使明朝天下安定,社会经济迅速发展。 使国力达到极盛,史称"仁宣之治"。

由盛转衰:明英宗继位,太监王振开始干涉朝政,元老重臣"三杨"死后,王振更专横跋扈,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铁牌撤下,举朝称其为"翁父",英宗对他信任有加。王振擅权七年,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。

明王朝为榨取更多白银,加紧盘剥矿工,对闽、浙、赣部分山区实行封锁,1444年,叶宗留、邓茂七等发动起义,沉重打击了明王朝在闽浙的统治势力。此外,正统时期,英宗与王振连续发动对麓川的征讨战争(明征麓川之役),数十万人被征用,致使大军疲惫、国库亏空,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。

1449年,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侵明。王振怂恿英宗集结五十万军队御驾亲征。史称"土木之变"。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。

隆万革新:明穆宗即位后启用在藩邸的老师高拱、张居正。隆庆朝名臣名将荟萃,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,史称俺答封贡;海上开放民间贸易,史称隆庆开关;因为这两项措施,明朝又重现中兴气象,史称隆庆新政。

1572年,明穆宗驾崩,朱翊钧继位,改元万历。张居正辅政十年,推行改革,整顿朝正,改革体制,史称万历中兴。

张居正死后初期,明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,在位期间有东林党争、国本之争等重大事件,对外有朝鲜之役与萨尔浒之战,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。在军事方面,万历朝以万历三大征最为功勋卓著,三战皆胜以巩固明朝边疆、守护朝鲜王朝,但也消耗了明朝国库存银。

后期明神宗不理朝政,明神宗委顿于上,百官党争于下,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。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,互相倾轧,如东林党、宣党、昆党、齐党、浙党等名目众多,但其所议议题却不是如何改良朝政,只是人事布局而已。

在东北,由于深受明神宗信任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期腐化堕落,大肆谎报军情,骗取军功封赏,军事打击目标上偏袒努尔哈赤势力,致使明末边患严重,并最终导致清朝入主中国。因此《明史》言:"论者谓:明之亡,实亡于神宗。"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3 今日社团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