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投资股票,如何适应全面注册制规则 世界观速讯
4月10日,全面注册制实施后的10只股票首发上市,标志着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。截至4月17日,全面注册制实施一周,10只股票平均涨幅达49.31%。
(资料图)
全面注册制实施后,主板现行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,对投资者资产、投资经验等不做限制。不过,主板发行规则和交易机制出现不少变化,譬如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,注册发行更强调市场化定价,新股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,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,新股申购单位由1000股调整至500股等。
那么,对个人投资者来说,怎么样才能适应新规,继续在股市遨游博弈?
打新不再“稳赚不赔”
家住武汉的王璐有20年的投资经验,他告诉记者,“打新”是多年来大概率稳赚不赔的投资手段。
全面注册制实施后,新股发行市盈率23倍的规则被废除,企业首发定价若偏高则有破发的风险。王璐一改往日“闭眼”打新的作风,谨慎地挑选了5只股票进行申购。在0.155%、0.065%的中签概率下,他顺利打中信金属、中电港两只股票各500股。
4月10日上市首日,10只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96.52%,最低涨47.92%,最高涨221.55%。10只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9.03倍,其中陕西能源首发市盈率最高,达到90.63倍。一周后,10只股票股价均出现回撤,但平均涨幅仍超过49%。
主板前5日不设置涨跌幅,第6天开始恢复日涨跌幅10%的限额,王璐判断连板效应会减弱,开盘次日便将一只股票“落袋为安”,收益52%,赚了1720元。“事关国家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”,“标的本身质素不错”,另一只股票王璐打算持有一段时间再择机卖出。
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表示,全面推行注册制后,新股定价更加市场化,打新不再“稳赚不赔”,新股上市数日破发可能成为常态,个人投资者的整体风险意识会增强,对A股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利好改变。创新型、科技型、高成长型公司将更受到市场青睐,获得更多融资,市场也将涌现出更多投资机会。 “交易逻辑回归企业的基本面,投资者要学会判断企业合理的价值区间。”某私募基金权益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随着新股发行量增多、退市逐渐机制完善,小市值壳公司的溢价会降低,A股市场“炒壳、炒新、炒小、炒差”风格会逐渐转变。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借助券商、公募、私募等专业机构的力量,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。此外,还可考虑ETF投资机会。
“新股中签率较以前有所提升,个人投资者申购新股要更加理性”,平安证券投资顾问徐峰告诉记者,为防止出现随意弃购的情况,新股申购相关规则也明确规定,如果12个月内累积出现3次中签却弃购的行为,接下来6个月内不能参与新股、新债申购,对资金量大的投资者较为不利。
信披透明有利于投资者明智决策
三十多年来,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,发行制度经历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的阶段,形成了以主板、创业板、科创板、北交所为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。
全面注册制最重要的改变是“信息披露”和“审核制度”,注册制本质上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制度,让市场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企业,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。
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做了一个比喻,形象来说,核准制是由监管机构负责“挑出烂苹果”,以减少欺诈行为;而注册制则是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让“烂苹果”无所遁形,即使出现个别以次充好的情形,也可通过事后追责的方式予以惩戒。可见,注册制奉行完全披露主义,审核者通过大量专业性、综合性的判断,使每一份招股说明书经过反复补正以达到真实、准确、完整的披露标准。
业内人士分析,注册制实施后,上市申请、问询回复的相关文件均及时公开,审核过程透明,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,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带来的不确定性。投资者要充分关注企业公告、招股书、问询函等信息,准确了解企业真实情况。
“监管部门工作重点从事前把关向事中、事后监管转移,”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,全面注册制实施后,投资标的增多、市场容量扩大、市场吸引力增强,无疑会利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。与此同时,市场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,个人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、商业模式、行业前景需要有深入了解,个人投资者的研究、分析、学习能力要与时俱进。
关键词: